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发布时间:
2018-02-07 00:00
来源:
维科生物
作者:
细细品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由自主的深深沉浸到苦难沉重峥嵘岁月,同时那充溢着青春光芒和阳光般灿烂的精神光辉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平凡的口述中洞察着激荡的大时代,纯真的情怀中感受着历史的担当,顽强的奋斗中汲取着深邃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向我们展示着他“心系国家、心系天下、一心为民”的大公仆情怀。
七年的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自觉接受农村艰苦生活的考验,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生产劳动的好把式、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得到了父老乡亲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七年的知青岁月,更锤炼了青年习近平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境界,“上承天之大任,下保民之温暖”,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和逻辑起点。作为知青,青年习近平解衣推食,与农民群众同甘共苦,所有苦活累活脏活都抢着干,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此把人生的根基牢牢地植入祖国大地。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书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曾于1993年和2015年两次回到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他深情地说:“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做实事的崇高情怀是始终不渝的,他曾写道:“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
“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忠实地实践着他青年时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带领13亿多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写下了举世瞩目的恢宏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成长历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明辨是非的习惯,培育了实事求是的人生追求,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让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信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始终将“一心为民”牢记于心,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推荐